呂氏春秋 卷二十 恃君覽 第二篇 長利
戎夷違齊如魯,天大寒而後門,與弟子一人宿於郭外,寒愈甚,謂其弟子曰:「子與我衣,我活也;我與子衣,子活也。我國士也。為天下惜死;子不肖人也,不足愛也。子與我子之衣。」弟子曰:「夫不肖人也,又惡能與國士之衣哉?」戎夷太息歎曰:「嗟乎!道其不濟夫。」解衣與弟子,夜半而死,弟子遂活。

文章的意思是說,戎夷背叛齊國逃到魯國。當時天氣嚴寒,由於抵達魯國時城門已經關上,因此戎夷同弟子露宿於城牆外。戎夷對弟子說:「你給我衣服,我活。我給你衣服,你活。我是國士,即使死也該為天下而死。你是不肖之人,死不足以可惜。你把衣服給我吧。」弟子說:「既然我是不肖之人,又怎麼會將衣服讓給國士呢?」戎夷嘆口氣說:「道理沒用啊。」將衣服脫下給弟子,到了夜半自己凍死了。

很有趣的故事,以現今人道的標準,戎夷開頭的一段話更是莫名其妙。不過看看戎夷的取捨,如果硬要下一個註解,這個故事呈現的是一個必死的戎夷。當生存的機會只有一個,戎夷要證明自己配稱得上是國士(可以把國士想成相對較偉大,本身的生命價值高過一般人),犧牲生命成了唯一的選擇。人跟人的生存競爭往往是醜陋的,尤其越殘的人才越能活得下來。因此衍生的結果是,戎夷若為了生命進行殘殺鬥爭將不配再被稱為國士。而一個真正品性高潔的人,在這樣的處境下,死亡是成全情操的唯一選擇。是不是有點宗教的味道呢,其實都是人性的道理。現實的生活也是如此,當利益與個人人性的完整不能兩全時,多數人會如何取捨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