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之後,棒球運動在台灣似乎從國球變成了國恥。幾乎在大小國際賽事上逢打必輸,而且還越打越差。儘管每次賽後檢討聲浪不斷,但是輸球的夢靨似乎總是揮之不去。回想起台灣職棒打假球以及涉及簽賭的棒球運動史。這些事件的發生可以說是重重的打擊了棒球運動的發展。觀眾迅速的流失導致球團無法經營而相繼解散。體育運動在台灣無法萌芽茁壯是確切不爭的事實,而社會觀念的偏狹註定了這樣的結果。試問有多少父母寧願讓子女在課後選擇打球勝過補習。一個國家特定的體育項目能夠興盛絕非偶然。以棒球而言,日本有四千多隊的高中聯賽,大小學校總能各自因其有限不等的資源,而有目標的培育選手。而台灣呢?雖然曾經拿過奧運銀牌。但是現在回想起來,那可能並非代表臺灣真正的棒球實力。不管職棒還是國家代表隊,這些都是屬於炒短線的末端發展。雖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創造出高峰跟熱潮,但是歲月會把一切的假象打回原形。因為我們並不是在運動的本質上,體現競逐熱情的精神。而僅僅只是盤算勝利之後帶來的後續收益。所以所有的檢討都著眼在投注的成本,經濟名聲效益的回收。不是說這些考量不重要,但都不過是技術面的問題。有多少人真正的反問。台灣現今社會的發展,到底在那個方面表現出對體育的熱愛呢?政府可以低利率貸款,或是減稅讓企業蓋晶圓廠。卻從未著重於體育藝術等文化活動的在地發展。在某種程度上,這反應出台灣社會普遍瀰漫著無根的不確定性,還有追名逐利的短線價值觀。精神與態度決定人的差異,體育運動以外的世界何嘗不是如此。如果末端結果的經營才是眾人所關心的重點,那和打假球的職棒又有何不同呢?

附註一:
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,該年首度將棒球列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。而台灣代表隊同時在該年一舉拿下銀牌。在世界性的奧運國際賽事上,曾經一度發光發熱。

附註二:
日本棒球文化的參考資料。
122對0的青春
http://kaze.shinshomap.info/special/13/01.html

附註三:
122比零的逆境!
SkyDrive => 文件 => 122vs0.pdf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